即將11月,天漸冷,一碗濃郁的羊肉湯下肚,嘴裡有著肉的鮮香,身體暖洋洋,感覺一天都過得特別的滿足。天一冷,人的食欲總是特別的好,喜歡吃各種肉類,此時的雞肉和鴨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。羊肉脂肪含量比牛肉少,肉質比豬肉嫩而香,蛋白質和維生素和礦物質還特別豐富。唯一不足的是,羊肉自身帶有一種膻味,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吃它,又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。
很多人吃羊肉喜歡去飯店吃,一來是飯店做出來的湯鮮味美無膻味,二來省去了自己不會弄還面臨做失敗而浪費食材的風險。可是這樣一樣,伙食費就上去了,經常去吃是不太現實的。唯有自己在家做,才能豐衣足食,在這過程中人們嘗試過很多種方法卻屢次失敗,湯色發黑,不白,還很難吃,最終要麼放棄或者偶爾去外面吃。
而關于燉羊肉的時候能加入的調料有很多,今天我就為大家總結出來了幾種,有幾個是需要放的調料,有幾個是不需要放的調料,我把它們總結為3放2不放,大家在燉羊肉湯的時候調料要用對,牢記這3放2不放,燉出來的羊肉膻味全無,鮮香美味又滋補!下面我就結合具體做法把要掌握的3放2不放分享給你們,這樣你們能夠更清楚地理解,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看吧。
【清燉羊肉湯】具體做法:
我們需要準備的食材:羊肉
第一步:準備適量的羊肉,把準備好的羊肉先簡單清洗一下,把表面的髒東西洗乾淨,接著把羊肉切成小塊的,切好裝在碗中,在碗中加入足量的清水,把羊肉浸泡起來,浸泡1個小時左右,這樣能浸泡出羊肉中的血水,同時也能減輕羊肉的膻味,因為羊肉的膻味和羊肉的血水也是有關係的。在浸泡的時候記得換幾次水,等到最後浸泡不出血水就可以了。
第二步:等到羊肉浸泡好了,把羊肉用清水沖洗乾淨,接著在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,然後把洗乾淨的羊肉倒進鍋中,接著開大火燒水,等到水燒開之後再煮5分鐘左右,這個時候就能看到水面有很多浮沫飄起來了,把水面上的浮沫撇掉,之後把羊肉塊撈起來,然後用溫水把羊肉塊清洗乾淨,洗掉表面的雜質,洗乾淨之後裝在碗中備用。
第三步:把洗乾淨的羊肉塊倒進砂鍋中,接著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,水一定要加足,不要加少了,在煮制的過程中不建議加水,這樣會破壞羊肉的口感;開大火燒水,等到水燒開之後就能放入今天要用的調料了,一共要加入3種調料,一種是小茴香,一種是白芷,還有一種是花椒,小茴香只用加一點,白芷不要加多了,加2片就夠了;花椒只用放幾顆就行了。如果有香葉的話,可以再加幾片香葉,香葉也有很好的去膻增香作用。
第四步:等到食材都加好之後,把鍋蓋蓋上,開始煮燉。在煮燉的時候,大火出濃湯,小火出清湯,如果大家想要湯水奶白,那就用大火燉;如果想要喝清湯,那就用小火燉;另外,如果羊肉是比較老的老羊肉,要燉的時間較長,一般要燉1個小時以上,這樣才會燉軟爛;如果是小羔羊,燉50多分鐘就能燉好。燉好之後加一點鹽,再撒點蔥花就能食用了。
小貼士:
古代的人還喜歡拿羊肉禦寒,在現代生活中吃完後也有暖身的效果,一方面是因為羊肉富含的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,是機體供能的三大營養物質,機體接受到這些成分後自然會覺得全身有力量。另一方面,則是因為食物熱效應。
(主要指的是人們因為進食食物進而出現能量消耗的現象,包括最常見的吃飯以及吃飯過程中的各種動作。)當機體消耗的熱量多了,也會感受到暖洋洋的。
同時,因為人們喜歡喝的熱羊肉湯,喝進去大量的熱湯或熱水,身體也會覺得溫暖,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