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子是一種飽腹感特別強的主食,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美食,不僅北方人喜歡吃, 也深受南方人的喜愛。包子有麵粉和餡包起來的,營養豐富,味道超級鮮美,有葷有素,堪稱是早餐中最營養健康的美食之一。
最近天冷了我也經常會做一些包子,放入冰箱冷凍,早上的時候只需要早起幾分鐘放入鍋中一加熱,在配上點豆漿、牛奶、小米粥、隨意一搭配,簡單又營養的美味早餐就做好了。
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蒸包子的做法,其實只需要記住3個小秘訣,保證包子鬆軟不塌陷,比蛋糕麵包還好吃。
訣竅一:酵母粉的比例很重要
無論是做饅頭、花卷、發麵餅、和包包子酵母粉都是不能少的。很多朋友對發麵的時候放多少酵母粉掌握得不準確,有很多新手朋友發麵的時候怕發不起來,就放很多的酵母粉進來,面是發得很鬆軟,但是蒸好的包子酵母味就很重,完全失去了面香味。
所以發麵時我們還是要嚴格按照酵母粉包裝上的要求來放,做包子時一斤麵粉我都是加入3到5克酵母粉,溫水275克到280克都可以,蒸包子的麵團稍微軟一些,蒸包子時有些朋友發麵喜歡放小蘇打和堿,小蘇打是能發麵,但是她釋放的氣體不是很豐富,用小蘇打發麵後的成品鬆軟度不是很好。
放堿蒸出的饅頭氣味過大,我也不太喜歡,所以如果想加快發酵的速度,提高發麵的成功率,只放酵母粉是不夠的,我們做包子在發麵的時候加入一些白糖,蒸饅頭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牛奶和一個雞蛋清,蒸出來的包子饅頭個個鬆軟又香。包子要想蒸得又白又軟,很多朋友面發好後就直接來包包子,這樣做是不對的,正確的方法是麵團取出後要多次揉搓麵團,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才會蓬鬆柔軟又好吃。
訣竅二:包子不要直接上鍋
蒸包子包好後我們千萬不要放進鍋中來蒸,很多朋友都是直接上鍋蒸了,這種方法是錯誤的,無論是包子、花卷、饅頭、面的發酵一般是分2次,第一次就是發麵的時候,第二次包子包好後要有個二次發酵的時間,發好後的麵團和包子如何來判定,屋裡溫度高的時候10分鐘左右就會發酵好了,首先麵團的體積肯定會變大,看起來就是胖乎乎的,拿在手上輕飄飄的,這樣就說明發好了。還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一下,包子醒發的過程中最好能用1塊乾淨的幹布蓋一下,這樣可以防止表皮發幹,蒸出的包子會開裂。
訣竅三:蒸好後的包子
不要馬上掀開鍋蓋很多人包子蒸好後就急不可待地掀開鍋蓋,然後就會發現胖乎乎可愛的包子就像變魔術一樣瞬間變小了,並且好難看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包子蒸好後萬萬不能直接打開鍋蓋,火關了後先在鍋裡燜5分鐘,這樣可以使包子有足夠的時間在裡面定一下形,然後再打開鍋蓋,包子就不會塌陷了。
溫馨小提示:蒸包子一定要冷水上鍋蒸,蒸制的時間一般都在15到25分鐘左右,具體時間還要根據包子的餡還有包子大小和多少來調整時間,25分鐘指的是從鍋中水開後開始計算的時間!
重點來了,重點來了,也可也煎,平底鍋刷上一層油,把包子整齊擺入鍋中,包子之間不要放得太緊密,要留出足夠的空隙,不然會擠到一起,出鍋的時候容易粘破皮。全程用小火慢煎,煎至包子底部出現金黃色脆皮,這時倒入一碗清水,沒過包子一半即可,然後蓋上鍋蓋燜一會兒 。
看到清水快燒幹的時候,打開鍋蓋撒點蔥花點綴,家裡沒有黑芝麻了,就用蔥花代替了,白包子綠蔥花看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,關火後燜2分鐘再出鍋,以免包子皮塌陷。美味的生煎包就做好了,白白胖胖的小包子看起來就很有食欲吧,再搭配一碗豆漿或者大米粥,好吃營養,清淡不油膩,老少皆宜,快點動手試試吧,准會吃上癮。
來個近距離特寫,包子皮一看就特別鬆軟,包子餡鮮香,比油條、麵包好吃百倍。
做法就分享到這裡了,如果您也有做小技巧,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,讓更多朋友學習受益吧。